香港博物馆藏明清紫砂壶欣赏
2024-10-21[日期:2016-02-13] 来源:第一收藏 作者:佚名 [字体:大 中 小 ] (明)供春 六瓣圆囊壶 「大明正德八年供春」 刻款-1513年制 高9.9厘米 阔11.8厘米 (明) 李茂林八瓣菊花壶 李茂林印-16世纪......
[日期:2016-02-13] 来源:第一收藏 作者:佚名 [字体:大 中 小 ] (明)供春 六瓣圆囊壶 「大明正德八年供春」 刻款-1513年制 高9.9厘米 阔11.8厘米 (明) 李茂林八瓣菊花壶 李茂林印-16世纪......
[日期:2013-04-17] 来源:网络 作者:佚名 [字体:大 中 小] 顾绍培:我认为搞紫砂壶造型设计,一定要有节奏感,作品的节奏感越强,宜兴紫砂的韵味越足。只做小的,放不开,如同绣花一样;做大的,能掌握作品的气度、骨架。如同古......
[日期:2014-02-12] 来源:紫砂周刊 作者:佚名 [字体:大 中 小 ] 顾景舟(1915-1996),原名景洲。别称:曼希、瘦萍、武陵逸人、荆南山樵,自号壶叟、老萍。宜兴紫砂名艺人,光素器巨匠,一代宗师,中国美术......
[日期:2015-11-26] 来源:网络 作者:绿宝石 [字体:大 中 小 ] 2015年11月19日下午,北京东正2015秋拍《献礼》特别专场上,顾景舟1955年为人民大会堂特别制作的松鼠葡萄十头套组咖啡茶具以惊人的80......
[日期:2013-06-19] 来源:中国瓷网 作者:绿宝石 [字体:大 中 小 ] 顾景舟大师是紫砂界公认的一代宗师、壶艺泰斗,为紫砂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他用毕生的精力对数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史进行梳理,是当代紫......
黄龙山以出产优质紫砂泥而闻名,但是丁山真正出产优质紫砂泥的,并不是黄龙山主体部分,而是黄龙山的三个角落:大水潭、本山和四号井。大水潭在主体黄龙山的东南,属于黄龙山的余脉,以出产过“天青泥”而闻名。据说“天青泥”是一种色相沉稳、烧制温度......
最近许多壶友向晓阳问到青灰泥,于是本人整理到以下资料: 关于“青灰泥”,历史上其实并没有这类紫砂泥,而是大家对烧成后偏青灰色紫砂泥的笼统称呼。 以前所谓天然的“青灰泥”,一般是由于泥料中含有杂质造成的;现在使用的“青灰泥”则大都为人工......
关于“青灰泥”,历史上其实并没有这类紫砂泥,而是大家对烧成后偏青灰色紫砂泥的笼统称呼。 以前所谓天然的“青灰泥”,一般是由于泥料中含有杂质造成的;现在使用的“青灰泥”则大都为人工配制,是以段泥添加其他原料(如黑料等)调配而成。由于烧成......
降坡坭”就是一个山坡上的下降处所出的紫砂坭矿,是“紫泥”跟“本山绿泥”的共生体,是两种泥的天然混合,不是人工合成,不惨任何杂质和化工颜料,泥矿的本色以紫红带绿,也可说含有“本山绿泥”的原矿。 它的特点是:有“油、蜡”状感,原色是浅褐色......
[日期:2014-02-10] 来源:紫砂周刊 作者:佚名 [字体:大 中 小 ] 陈鸣远,字鸣远,号鹤峰,又号石霞山人,壶隐,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,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,他出生于紫砂世家,所制茶具、雅玩达......
[日期:2015-09-20] 来源: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:绿宝石 [字体:大 中 小 ] 果品核桃杯 陈鸣远 玉米水注 陈鸣远 果品 陈鸣远 陈鸣远,清康熙至嘉庆年间著名紫砂陶艺家,被誉为是继时大彬后最伟大的宜兴陶人,陈......
[日期:2013-01-31] 来源:网络 作者:陈月娥 [字体:大 中 小] 宜兴紫砂已发展成为艺术分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它所蕴含的文化意韵以及典雅气息是其他茶具所不及的,这也是现在紫砂壶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,一款紫砂壶如何去欣赏,对......
中新网2008年7月2日电 兴盛于中国清朝初期与中期闽南地区的一种饮茶用具——朱泥小壶,上世纪90年代初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《朱泥宝记》,向众人列举出了100多件朱泥壶,件件红润娟秀、精微细腻,而在此前或此后先容紫砂壶的书籍中......
铁星泥,此泥料在早期做壶使用较多深紫茄色、色泽温润讨喜,矿中极品。泥性:黏性佳,含石英、云母、赤铁矿的含量特别多,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非常密集的小熔点,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,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;冲泡使用,渐露锋芒,养成变化甚大为养......
[日期:2011-01-20] 来源: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: [字体:大 中 小] 品茗是种生活的享受,也是生活的艺术。茶壶对品茗者而言,它是孕育茶叶的摇篮。茹苦含辛、任劳任怨地蕴着香、育着味,这即是茶壶的任务,也是精神。所以选壶不......